综合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规划

  【宏观经济运行调控】 2015年,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佛山市自身发展条件,科学规划,切实加强宏观经济运行调控。  

  编制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完成11项综合性前期课题和4项专项前期课题研究,印发“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建言献策民意征集活动,充分吸收群众意见,做到开门编规划。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文本,并广泛征求各区、各部门及社会公众意见建议。

  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2015年上半年及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提出全市2016年主要指标增长预期目标。

  做好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分析和稳增长工作。出台《佛山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工作方案》,从扩大有效投资、激活消费潜力、稳定外贸增长、加快结构调整、强化科技创新、鼓励金融创新、推动大众创业和狠抓落实等八个方面,提出31条具体政策措施,力促经济平稳发展。强化对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逐月撰写经济运行分析材料。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2015年,佛山市从自身环境特点出发,结合现代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步伐。  

  全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至年底,佛山市145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31.4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8.84%,智慧新城(启动区)、义乌小商品城、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等28个项目完工。加强1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中德工业服务区落户及在谈招商项目共64个,其中对德国及欧洲项目44个,已基本落实招商项目28个。中欧中心正式启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研究院和德国研究中心揭牌,启动建设广东智能制造示范中心。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累计引进知名金融机构和服务外包企业252家,投资及募集资金总额达525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获得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称号,积极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德方纳米和朗肽生物制药项目被纳入2015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项目计划,获得国家和省财政资金支持2000万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613辆,建成充电桩(机)689个。加快推广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2015年佛山市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在数量和装机规模总量上均位列全省第一,引入南网综合能源、正泰集团、汉能、科力远等一批具有实力的光伏发电应用项目,美的制冷、佛山本田、一汽-大众、顺德联塑等一大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信息惠民各项工程建设,79个信息惠民试点城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重点项目建设】 2015年,佛山市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项目共88个,总投资3445.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0.22亿元,全年完成投资459.5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比例120.9%。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102个,总投资1032.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3.61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22.7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4.3%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大力推动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地铁)车辆制造基地和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重大电源项目立项报批工作,华电三水工业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获得省立项批复。牵头推动珠江三角洲新干线(佛山—云浮)机场建设前期研究工作,该项目被列入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重点项目。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广PPP模式,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被纳入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纳入省PPP项目库项目11个;建立佛山市市级PPP项目库,共计45个项目。

  【区域合作进程】  2015年,佛山市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珠三角一体化的决策部署,积极和周边城市推进区域合作进程。  

  在佛山市范围内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功推动南海区和狮山镇成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完成省实施“规划纲要”2014年度评估考核工作,取得珠三角城市第四名的成绩。省“九年大跨越”涉及佛山市的10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由佛山市牵头的4个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14.8亿元,完成计划投资额的112%

  深入推进广佛同城化及广佛肇经济圈建设。与广州联合编制广佛同城化“十三五”规划。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广佛地铁西朗-燕岗段开通,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至顺德北滘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龙溪大道(广州西环-五丫口大桥段)快速化建成通车;海华大桥开工建设;广佛交界区域水环境整治问题挂牌督办正式摘牌。创新广佛同城合作举措,佛山市南海区与广州市荔湾区、三水区与广州市花都区、顺德区与广州市番禺区分别签署共建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步伐,清远、云浮、韶关三市融入发展,共建“广佛肇清云韶”新型大都市圈。

  启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佛山市成功牵头举办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工作现场会等系列活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13个沿线城市达成合作项目71个,投资总额1021亿元。831日,广东省政府发布消息,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总体规划获批,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新一轮对口援建工作。佛山市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工作进展顺利,20142016年共计安排援建资金2亿元,21个援建项目全数启动。对口援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工作富有成效,两年省(市)共投入援建资金8.16亿元,伽师县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引才引智等工作全面提升。对口支援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得荣两县工作全面开展,初步建立与两地交流对接机制。

  (陈永婷)

  

   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2015年,佛山市拟订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佛山市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资国企发展的意见》和《佛山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方案》《关于佛山市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佛山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管理办法(试行)》《佛山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和业绩考核管理办法》《佛山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管理意见》《佛山市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佛山市国资委派出监事会管理暂行规定》“一主七附”系列国资改革文件。

  对重点行业国企进行改革。如燃气集团于1月正式接通中海油海气。

  【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 全面创新改革。20158月,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总体规划》,试验区建设被纳入省“十三五”规划,9月正式启动建设工作。南海区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启动建设。11月,国务院批复佛山高新区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2015年,佛山市出台《佛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后补助试行办法》,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加强“众创空间”等小微型载体建设。 服务业发展体制完善。2015年,佛山建立佛山市养老服务体系联席会议,编制《佛山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各区对养老服务对象和服务标准全面扩面提标。

  【政府职能转变】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201511日,佛山市实现跨区之间的工商登记

  注册通办。9月底,全市五区5个区级中心,所有32个镇(街)中心,都实现了自然人“一门式”对外服务。

  在全国率先推行“三单”管理,构建“宽进严管”企业投资管理模式。建立企业投资事前、事中、事后“三单”管理模式。

  价格改革。2015年,佛山市先后放开工程勘察设计服务收费、工程监理服务收费、环境影响咨询费等 53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并取消出入境证件便利卡服务收费和标准信息服务收费等5项收费。

  放开出租车承包费、商业配套停车场和住宅小区停车场停放保管服务费等33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取消投标报名费1项收费。先后制定佛山纯电动出租汽车运价法定安全技术检验费优惠价,调整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排污费征收标准等。建立完善收费单位情况及其收支状况年度报告制度、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收费公示制度等。

  商事制度改革。2015年,佛山在全国率先实施商事登记改革,将“六证并联、三证同发”向“五证同办、结果互认”推进。实行“三证合一、一证一照”,快速将“五证同办”与“三证合一”工作对接,实现“三证合一、两证一章同发”。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5年,佛山市基本建成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信用佛山”网上线试运行,初步实现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重点人群四大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和查询。

  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2015年,佛山市编制印发《佛山市市级政府采购工作规程》和《佛山市工程建设施工项目信用分类优选随机合理低价评定标暂行办法》。与广州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试运行工作。全市五区全面启用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服务平台。

  【财税体制改革】 2015年,佛山市制定市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启动佛山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项目(二期),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试点。

  制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和监督暂行办法、数据分析应用工作暂行办法和工作规程、税费业务规程制发管理办法、重大税费业务集体审议工作规程等风险防范和数据管税基础制度。9月,顺利实现“一照一码”改革落地。

  【金融体制改革】 政策性金融服务创新。2015年,佛山市先后推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保”“保险贷”“妇女贷”、农房保险等各类政策性金融服务。保险制度体系完善。20151月,《佛山市科技保险试点方案》正式实施;6月,佛山市南海区以创新券形式推动科技保险的发展。

  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2015年,佛山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促进金融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并落实《佛山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关于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的通知》等文件。

  专项金融扶持政策出台。20151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债券融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及《佛山市债券融资扶持暂行办法》。出台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工作方案和管理暂行办法,融资专项资金管理系统平台上线试运行。11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意见》。12月,出台《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佛山市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

  【农业农村体制创新】 2015年,南海区扎实铺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三水区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南海区全面启动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对外开放新体制构建】 外贸体制完善。2015929日起,佛山全面启动免除外贸企业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市公盈公司直接以定向增资扩股的形式持有佛山市电子口岸有限公司60%的股权,500万元市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直接拨付给市公盈公司用于支持佛山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外商投资体制改革。2015年,佛山市投入试运行全省统一标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系统,负面清单以外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承诺准入和告知性备案。启动审批事项纳入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作,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

  【改革试点】 2015年,佛山正式获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佛山高新区开始建设

  “互联网+智能制造”试点城市。南海区以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身份和狮山镇一并确定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顺德区被省科技厅纳入科技金融第一批试点。顺德区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城市,全面启动省、区共建广东知识产权创新运用试验区。

  (马 川)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登记注册】 2015年,佛山市工商系统深化“宽进”改革措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降低“准入”门槛。佛山市商事制度改革系列措施集中落地,工商登记注册更加便捷高效,投资创业资金及场地使用效率被进一步激活。至2015年年底,佛山市共有市场主体48.32万户,注册资本(金)816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2%27.58%

  “一门式”综合服务及“同城通办”。在全市许可审批部门中率先将工商审批事项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系统,实现企业设立、变更、换证、注销登记和经营许可“一窗通办”。“同城通办”实施范围不断拓展,全市按照“同城通办”管理模式登记的业务量超过6000宗。

  先行先试“一照一码”。依托“一站申请、五证同发”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改革,推动行政审批部门深度合作,简化审批流程,全市3.5万户企业更换“一照一码”的营业执照。

  【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 2015年,佛山市工商系统以“严管”为目标,探索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牵头制定《佛山市商事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工作方案》,制订各职能部门后续监管履职责任书、路线图和时间表,统筹汇总26个监管部门监管办法(草案)。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企业信息管理暂行办法,涵盖全市所有行政管理部门。推进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建设,归集31家单位112类约3559万条企业信息数据,基本覆盖全市经营主体。顺利完成20132014年度商事主体年度报告工作,组织开展企业信用公示抽查,推行被检企业与检查人员“双随机”抽查模式,严格落实异常名录与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

  【民营企业发展扶持】 2015年,佛山市工商管理部门督促“个转企”42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完成“个转企”4945户,超过年度帮扶计划57.6%;全市共有民营企业16.54万户。办理股权出质登记384宗,担保债权总额305.98亿元。推动“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列入金融部门资金信贷评估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动解决融资难问题。

  【商标品牌战略】 2015年,佛山市工商管理部门向企业发出提示书1.4万份,提供商标使用策略服务。推进商标“外拓工程”,深度分析高新装备制造企业国内外品牌综合发展指标,争取政府出台《佛山市商标国际注册资助办法》。出版发行《文化传承——佛山公共资源商标保护丛书》。全市新增注册商标3.19万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0件、广东省著名商标52件。至2015年年底,全市有注册商标16.05万件,中国驰名商标153件,广东省著名商标467件,集体(证明)商标28件,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位置。

  【市场合同监管】 2015年,佛山市工商管理系统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平安佛山创建、诚信示范市场创建等工作要求,建立落实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定期整改等督查指导机制,推进农贸市场开展秩序规范、卫生管理、设施建设、禽流感防控等工作,不断巩固治理成果,确保各项工作年度达标。全市342个市场全部完成平安市场创建工作,完成率达到100%;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等12个市场被公示为“广东省20142015年度诚信示范市场”,数量位居全省第三。1567家企业被公示为“广东省2014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第二名。

  【工商监管执法】 2015年,佛山市工商管理部门保持打击传销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创建“无传销城市”工作,打掉传销团伙8个,涉案金额337万元。加强网络交易监管,充实网监平台经营主体数据库,808个网站(店)纳入建库,查处网络违法案件25宗。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响应民生诉求,市、区联动查处侵犯北京“同仁堂”等商标案件15宗;开展全市水泥市场专项执法,查扣不合格水泥近100吨;依托大数据分析,查处4宗居民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典型限制竞争案件,填补了全省工商系统执法空白。净化广告市场秩序,实现第四季度较第一季度全市媒体发布违法广告数量大幅下降98.59%,在全省2015年度虚假违法广告综治考评中排名第一。推进法治工商建设,开展行政职权标准化建设和推广工作,编印行政职权目录,完成28项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工作;全面应用“两法”衔接信息化系统,案件移送工作从软约束转变为硬约束。

  【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至2015年年底,佛山市“两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年度十大重点任务项目全面顺利完成。其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项目有佛山市企业信息公示平台、探索个人诚信系统建设、事业单位信用档案及工作机制建设、建设“信用佛山”网、政务诚信系统平台及工作机制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建设项目有借助“一门式”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五证同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改革、产品质量风险研判及预警、深化消费维权和社会监督工作多元共治局面、开展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试点、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圆满完成“两建”省考核迎检和对各区的年度绩效考评。2014年度省“两建”考核中,佛山位列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第四名,较20122013年度排名提升一个名次,继续保持非试点市第一的成绩。

  【消费维权】 2015年,佛山市出台“12345”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和议事规则,成立全国首个由分管副市长挂帅的地级市政府消费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全市投诉举报平台共受理投诉举报4.79万件,其中各级工商部门受理投诉举报2.49万件。开展“寻找缺陷商品,保障消费权益”专项活动,向社会公开收集缺陷商品违法线索,支持消费者退货和依法索赔,组织行政约谈231913户,查处经济违法行为举报5793件;全市共实施行政调解的消费投诉2.5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4万元,其中工商部门实施行政调解的消费投诉1.9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45万元。深化部门协作,在烟草、旅游、房地产等民生领域建立健全消费维权协作机制,在旅游市场联合建立消费维权工作站,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综合管控。市工商局与十大行业协会建立消费维权合作机制,发布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市消委会发布《佛山市创建适宜消费城市调查报告(2015)》,举办“网上 3·15:鼠标下的维权”大型论坛,成功开展四类商品质量比较试验,获得

  20142015年度“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先进集体”称号。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调整】 201529日,佛山市举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调整交接协议签订仪式,广东省工商局纪检组组长王晓超代表省工商局与市政府副市长王玲在交接协议书上签字,标志着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正式开始,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由省以下垂直管理调整为市、区分级管理。年内,佛山市统筹完成禅城、南海、高明和三水区四区工商部门人财物移交工作,共移交各类在职人员1189人,离退休人员401人;开展区级工商体制改革调研,起草全市工商体制调整实施方案,为区级工商体制改革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市工商行政管局“新三定”方案出台,对现行制度机制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共修订完善相关制度57项(其中修订20项、废止10项、新增16项、保留11项),为体制改革期间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开展夯实基础。

  (王宇青)

  

  国家统计

  【概况】 2015年,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严格按照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全力做好一体化住户调查、价格调查、企业监测调查等统计调查工作任务,有力保障了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全年佛山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4%、烟酒类上涨2.5%、衣着类上涨2.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1%、交通及通信类下降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8%,其中轻工业下降0.9%、重工业下降4.4%。佛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01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713元,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57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396元,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3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050元,增长1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4年的1.819缩小至2015年的1.802

  【统计调查】 2015年,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各项统计调查工作。  

  常规调查工作。一是不断强化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规范,严格把好数据采集、审核、评估和上报四大关口,大力提升记账数据质量和调查工作水平。二是有序推进价格调查基期轮换和权数测算工作。结合新目录调整方案,新增近200个代表规格品和15个消费价格调查点,新增产值超20亿元和生产稳定的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代表性企业共41家,并保障全市353家样本企业按时完成权数调查网上填报。三是多方联动完成首次农民工市民化动态进程监测调查。与各级统计机构、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完成670个村(社区)抽样框的流动人口摸底、20个抽中住宅小区建筑物摸底和315户农民工住户现场调查工作。四是加强规下工业样本核查、培训宣传、审核查询和台账建设等基础工作,确保全市363家规下工业企业按时完成联网直报。五是统筹协调推进新设立小微企业跟踪调查。联合市工商局,优化跟踪调查实施办法和查找方式,确保真实反映新设立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六是扎实做好主要畜禽监测、规下服务业、限额以下批零住餐行业、采购经理等常规报表工作,强化样本企业和个体户的动态管理与维护,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规范化示范点建设。出台《佛山市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规范化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以建设规范化示范点为突破口,在全市住户调查小区中统一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并通过考核评分树立优秀典型,以点带面,进一步提高全市一体化住户调查的规范化水平和数据质量。  

  基层调查样本维护。从严从实做好畜禽监测样本调整工作,对全市五区共1586户散养户、1256户大中小型养殖户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新增畜禽监测养殖单位23家;除正常年度样本轮换外,轮换老化或迁走的一体化调查户66户,新增规下工业非目录企业67家,采购经理、小微商业等调查的样本企业得到及时增加补充。  

  直接调查和基层走访。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落实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市队领导挂点联系基层制度,加强到基层调研走访、指导和开展直接调查力度。全年共走访企业、调查户超过1200家(户),通过直面调查对象,坚持现场调查,有效提升调查对象配合程度和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质量检查评估。建立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估的常态化机制。在一体化住户调查中,每季度随机抽选25%的调查小区账本进行记账质量抽查,全年达到样本全覆盖。在价格调查、规下工业调查中,加强对联网直报企业数据的监控管理,建立市、区、镇三级联审工作机制,实现上报1家实时审核查询1家,全面监测企业数据上报情况。其他专业认真贯彻执行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结合日常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和数据报送情况,通过电话回访、网报平台数据筛查、自查、走访等方式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全年共检查509家,其中实地走访、检查101家。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稳步推进住户调查电子记账,全年分省样本城镇电子记账户数达到220户,占全部记账户的46%,顺利完成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下达的任务要求;农民工市民化监测调查100%采用 PDA采集数据;大力提升企业联网直报率,其中,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规下工业、采购经理、规下服务业调查企业直报(直采)率均达100%,固定资产价格调查直报率达70%。  

  在完成常规统计调查任务的同时,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还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圆满完成群众幸福感测评民意调查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众满意度调查;自行开展了佛山市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和佛山城镇低收入居民贫困代际传递调查等专项调查。

  【统计服务】 2015年,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以统计服务为抓手,发挥职能优势,着力打造优质调查品牌。一是加强新常态下的统计分析监测。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建筑业生产经营情况、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等多项重点选题调研。同时,主动跟踪、监测和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各类短平快调研。组织撰写《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珠三角制造业发展研究》《佛山市房地产企业现状调研报告》等一批专题研究报告。二是不断优化统计数据资料服务。联合市统计局发布《2014年统计公报》《佛山统计年鉴》等资料。独立编印《2014年佛山市社会经济调查报告》《佛山调查与监测》等资料。全年共撰写报送统计调查信息43篇,被各级部门采用超40篇次,部分重要资料专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并得到市政府相关领导的批示,为各级党政领导了解情况、制订政策和决策提供第一手详实的资料。通过《佛山日报》《广州日报》和佛山电台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调查数据、调查业务和主题活动的新闻稿件60余篇。三是加大服务调查基层力度。以业务开展为导向,突出优先保障重点调查和基层基础工作经费支出,做到专款专用,全年下拨各区项目经费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加大送培训下基层力度,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电话讲解、专题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累计达2100人次,不断提高调查人员业务水平、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定期向调查企业反馈采购经理指数、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和样本总体人均工资等情况,定期向记账户反馈家庭收支情况,为企业决策、家庭理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同时,向样本企业全面发放“数据定点采集单位”牌匾。

  【统计宣传】 2015年,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制定《2015年佛山调查队统计调查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多形式、常态化的业务宣传。一是充分利用异地务工人员市民化调查等新增调查专业、重点选题调研、培训会议、数据质量检查、走访慰问等机会,向基层统计人员、辅助调查员和调查对象派发各类宣传折页、宣传品等1万多份。二是制作电子记账、价格调查、异地务工人员市民化动态监测调查海报近600张,选择公交站台广告橱窗、住户生活小区电梯、商场超市等进行集中广告宣传,大力提升广大公众和调查对象对统计调查工作的认知和配合程度。三是把握好第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的契机,联合市统计局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开展“统计调查进高校”活动,并向全市统计调查人员、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发送宣传短信近10万条,提升了宣传的覆盖面和效果。

【统计法制建设】 2015年,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一是推进统计执法工作。严格执行统计法律事务书告知制度,围绕样本轮换和企业统计人员变动情况增发补发《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累计发放并收取回执共1478份。针对数据波动异常、上报时间较迟、配合程度不高和报送不规范等问题,梳理出统计执法重点名单并开展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29家,其中立案并结案2家(均因为提供不完整或不真实统计资料案),给予了警告处罚。二是推动统计法制深入人心。通过统计执法专题培训交流会、年报会、专业培训会、辅助调查员培训会等契机,利用动漫教学、案例分析和有奖竞答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采取分层培训策略,提高普法培训实效,全年累计培训人员700人次。围绕“12·4”和“12·8”等法制宣传日,联合市统计局、三水区局队举办大型广场普法活动,与市民开展面对面交流互动,扩大普法效果。组织全市约 300名调查对象参加广东国家调查系统普法知识竞赛。

(许雁雁)

  

  地方统计

  【统计改革创新】 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佛山市对各区地区生产总值实施统一核算,首次实现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制度层面上的完全统一。历时近一年的努力,研究设计了针对全市“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的统计报表制度,积极探索“互联网+”统计方法。开展全省农业综合统计报表联网直报试点,先后完成需求分析、制度开发、现场试点、业务集训等工作,并在农业日常统计实行“双轨制”报送方式,为农业统计联网直报积极探索路子。开展投资项目核查工作,实施改革试点及数据试填报,深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工作;协调市、区调整的2015年度节能目标,实现省、市、区三级的有效衔接,稳步推进能源统计改革。全面采用手持电子设备采集数据,开展月度劳动力调查,推进就业统计改革。推进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季度改月度联网直报。推动数据发布由“文字化”向“形象化”转变,加快构建文字、表格、图形、视频等多样化统计产品体系,用可靠数据准确反映工作的实际成效,发挥统计的职能作用。

  【统计基础建设】 2015年是“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佛山市统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先后赴河源、中山等地学习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先进经验,会同市编办对市辖五区共32个镇(街)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积极协调推动镇(街)配备与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统计人员,稳步提高基层队伍人员待遇,缓解基层统计压力。严格贯彻广东省统计局《关于贯彻〈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开通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公示平台并在“佛山统计信息网”公示。加大统计执法随机抽查力度,规范统计执法行为,全年统计执法检查累计超200家次。创新宣传模式,突出以案说法,集中开展“12·4”普法宣传活动,顺利完成全市“六五”普法验收工作。参加第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宣传统计形象,传播统计文化。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及时解答群众疑问,听取对统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重大普查调查】 2015年,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部署,佛山市统计系统各级调查机构完成了业务培训、宣传动员、综合试点、入户调查、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首次采用联网直报和手持电子终端完成8.1万户、20.1万人的登记调查。20153月开始,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部署,先后完成普查机构筹建、普查方案设计调研、编制经费预算等工作,为后续普查开展奠定基础。先后在《佛山日报》等媒体上发布3期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认真开展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工作,完成12个普查研究课题,出版普查年鉴。开展基本单位、投资消费、人口就业、社会科技文化、能源资源、环境气候、企业创新、妇女儿童、临时救助、非公人才资源等专项调查。

  【统计服务保障】 2015年,佛山市统计局积极开展新常态下的统计分析研究,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宏观经济运行统计监测,加强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努力做好统计数据为全市发展大局的有效服务,全年完成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近20次。继续抓好“十二五”规划末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九年大跨越”、节能减排、小康社会等考核指标监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绩效考核、环境保护、对口扶贫等的数据监测工作。做好主要指标全年预计完成情况、《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目标建议、市“十三五规划”目标建议等工作。丰富统计服务产品,强化统计资料开发,充分发挥统计年鉴、统计月报等的作用,改版扩充数据发布内容,全年编辑出版统计月报11期、统计年鉴1期。强化专题研究,推出一批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的统计分析精品,形成50余期统计分析资料、13期统计专报、19期统计报告和13篇经济普查统计分析课题集,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多篇统计分析报告受到市主要领导的批示。推进统计政务公开,及时发布重要统计数据,积极主动公布有关统计标准和方法,为社会公众释疑解惑。

  【统计格局构建】 2015年,佛山市统计局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统计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上级的业务指导、政策支持。加强市、区两级的沟通,围绕全年工作重点、关键指标、考核目标,及时与各区统计部门做好沟通、衔接,为圆满完成全年工作奠定基础。深化完善与经信、科技、商务、发改、工商、质监、税务等的部门联动、数据共享、信息互通、相互配合的统计机制,全年就工业技改投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珠三角规划纲要考核等指标以及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进行数据共享、交流、互通。

  (严国恒)

  

  审计

  【综述】 2015年,佛山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81个(不含顺德,下同),查出违规问题金额5674万元、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金额3586万元、损失浪费金额170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88.37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5158万元,其中上缴财政4663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494万元,审计后挽回或避免损失175万元。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6件,涉及金额1.13亿元。出具审计报告100份,提交综合性报告、专题报告、信息简报等82篇。审计信息被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批示采用14篇次,向被审计单位或有关单位提出审计建议254条。

  【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2015年,佛山市审计机关继续把监督检查稳增长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各项审计的重要内容,围绕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落实、风险防范“五个抓手”,完成棚户区改造、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养老服务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及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以及重大项目财政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依法揭露违法违纪重大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整改落实,确保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财政审计】 2015年,佛山市审计机关对30个单位开展预决算执行审计,共出具审计报告37份,查出主要问题金额72.01亿元。完成市本级2014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完成对禅城区、高明区、三水区2014年度财政决算的审计工作。重点延伸审计市财政补助各区资金的使用情况、市产业金融引导专项基金管理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 2015年,佛山市审计机关对19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其中任中审计10人、离任审计9人,查出违规金额69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3.65亿元。重点推进2个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异地同步审计。对镇街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向市委提交专题报告,助力“堡垒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重点民生项目审计】 2015年,佛山市审计机关对佛山市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资、建设、分配、运营等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对12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开工情况、29个项目的基本建成情况、10个项目的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 2015年,佛山市审计机关开展11个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延伸审计16个单位,出具审计报告8份、专项审计调查报告3份,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76亿元。佛山市审计局继续对2个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时纠正24项不规范招标文件。对1个路桥工程项目资金和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发现工程建设进度滞后、经费支出与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援疆发展资金和项目跟踪审计】 2015815日至910日,佛山市审计机关对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驻伽师县工作队负责的、截至20157月底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的资金和项目管理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企业审计】 2015年,佛山市审计机关开展6个企业审计项目,揭示国有资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未及时收缴国资收益、资产出租和工程发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并专题上报党委、政府,促使国有企业修订完善公司管理制度、财务、“三重一大”决策、资产、招投标等管理办法。

  【专项资金审计】 2015年,佛山市审计机关开展13个专项资金审计和调查,延伸审计单位82个,审计专项资金总额63.55亿元,审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7262万元。其中,佛山市审计局对12个市级预算单位2014年度“三公”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发现“三公”经费管理使用方面仍存在预算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

  【“审计巡查”新模式】 2015年,佛山市审计机关结合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审计监督环境的实际,探索采用“审计巡查”新模式。通过派出审计组到审计对象单位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制度文件、翻阅有关账目凭证等形式,及早提醒和帮助改正存在问题,预防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主要在11个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试点工作,8人耗时8天发现被审计单位苗头性问题35个,提出审计建议46条,提供审计业务咨询意见25条,协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9项,早提醒早预防的模式赢得被审单位的一致好评。

  【审计制度建设】 2015年,佛山市编制了《佛山市审计局20152019年审计监督全覆盖五年工作规划》,科学合理安排重要政策措施执行审计、财政审计、社会保障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等七大方面的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明确佛山市审计局未来五年的整体审计工作格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对区级审计机关领导的意见》,提出市审计局领导要加强对区级审计机关的日常联系和指导,加强对区级审计机关编制年度计划指导,抓好区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和审计队伍建设,有效发挥审计监督合力。

  (陈嘉文)

  

  质量技术监督

  【综述】 2015年,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圆满完成,市质监部门正式划归地方党委政府管理。2015年佛山市共有省名牌产品449个,占全省总数的23.9%,位居全省各市之首;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市工业产品在国家、省、市三级产品质量抽检中综合不合格发现率12.3%。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企事业单位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804项、行业标准578项、地方标准 33项,发布实施联盟标准56项,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25家,创建标准化各级试点示范区29个,主要工业品采用国际标准认可总数为2502个。20112015年,佛山市连续五年特种设备“零死亡”,佛山市质监局连续四年被评为安全生产优秀单位。

  【质量强市】 2015年,佛山市质监局大力开展区域品牌建设,将更多的资源由单一企业向产业集群倾斜,努力打造一批全国有名的区域品牌,积极申报南海半导体照明、禅城不间断电源、张槎丝光棉针织服装产业“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并获批创建,全市获批和在建的“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总数达到7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顺利完成2015年佛山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2015年佛山市政府质量奖”。积极发动全市优秀企业申报各级政府质量奖,推荐5家企业申报省政府质量奖、1家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至2015年年底,全市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政府质量奖企业12家。

  【行业龙头企业培育】 2015年,佛山市质监局选取铝型材、陶瓷及水暖卫浴2个全市性行业和半导体电照明、不间断电源、塑料皮革、电子信息4个区域性行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针对这6个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障碍,分别从科技创新、智能化改造等9个方面,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制订出139个项目作为工作抓手,组织各区及有关职能部门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实施有效扶持,质监部门侧重在品牌建设、标准化战略、管理创新、检验检测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帮助骨干企业越过障碍加快发展,并将成功的经验在行业内推广,带动整个行业提质增效。

  【技术标准战略】 2015年,佛山市质监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项目,对通过评审的22项装备制造标准化项目共给予282万元的经费奖励(资助)。组织对全市联盟标准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总结联盟标准对产品质量提升、效益提升、产业提升中发挥的作用,指导各区开展联盟标准工作,明确联盟标准的制订、实施、管理等工作要求和指导意见。推动佛山市首份工业旅游联盟标准《工业旅游景点服务规范》发布实施,详细规定工业旅游的定义、分类、基本要求、服务项目、消费者权益保护等1148项内容,为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工业旅游提供标准依据和技术规范。推动成立佛山市模具产业和磁选设备产业标准联盟,指导开展行业联盟标准的制定实施,对佛山市打造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指导南海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政府采购服务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提升建设工作,政府采购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以98分的高分通过考核验收。稳步推进电子商务、工业旅游、养老服务、旅游休闲等省、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的建设工作。

  【诚信计量】 2015年,佛山市质监部门对253个集贸市场、213家卫生医疗站、21个计生服务单位开展强检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免费检定计量器具共计16802台(件),免收检定费用65.7万元。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7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7.04万台(件),对全市118家检验检测单位的资质认定情况进行核查。加强能源计量监管,对100家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工作进行核查,完成94台锅炉能效测试,督促企业落实节能降耗工作;开展节能技术服务,为16家企业提供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并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审核,帮助2家企业完成锅炉清洁生产检测及分析报告。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2015年,佛山市质监部门累计完成使用管理权者确认电梯3.1万台,占全市在用电梯的99.3%;新投入使用电梯的确认率达100%1.9万台电梯购买了责任保险;完成电梯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 1.1万台次。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纳入市“职能安监”项目,并通过立项评估。佛山市质监局继续以发现安全隐患和排查安全隐患为主要工作抓手,严防系统性风险,着力将特种设备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出现的问题相应发出安全监管工作建议书、风险警示、责令整改等,以解决“人机比”严重失衡的问题。全年共提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45项、发出安全隐患风险警示12份,发现并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2500个,将大量安全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质监行政执法】 2015年,佛山市质监局行政执法监管信息化平台全面投入使用并运作良好,全年查办案件70宗,在案件的立案审批、现场检查等环节均全程电子化录入、审批、监控、调用、统计、分析,对案件办理各环节进行全程监察预警,极大地促进办案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透明化。2015年,佛山市质监局共出动执法1488人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0宗,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近500万元,受理产品质量举报投诉案件100宗,处理“12345”行政服务热线转办的质监业务工单209宗,全部依法依规妥善处理。

  【检验检测平台建设】 2015年,佛山市检验检测平台对96家企业共开放 EMC试验室约500小时,减免试验和场地费用58万多元。佛山市成功获批筹建国家铝型材及门窗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省级生态纺织检验站。加快建设集产品送检、报告查询、业务咨询、缴费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方便企业查询认可项目、在线下单和报告进度查询等。

  【质监队伍建设】 2015年,佛山市质监局认真做好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强化风险防范教育,有力保障改革期间“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推动佛山市政府出台《佛山市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实施方案》,顺利完成广东省质监局与佛山市政府、佛山市质监局与各区政府签署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交接协议工作。组织各区质监部门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的原则开展资产清查和资产移交工作。紧贴质监工作实际,开展6期“中层干部业务讲坛”活动,提高干部的学习、创新、沟通和服务能力。

  (管东东)

  

  安全生产

  【综述】 2015年,佛山市紧抓安全生产预防控制机制建设,市政府印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2000余家风险源企业导入信息平台。全年组织“双盲”应急演练4次。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3698起,死亡633人,受伤2463人,直接经济损失6765.65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2.91%5.1%34.18%31.81%。  

  其中,全市工业商贸企业发生职工伤亡事故21起、死亡25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189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为下降4.55%35.9%80%61.93%;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11起、死亡593人、受伤2447人、直接经济损失617.3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0.62%、3.73%34.13%11.73%;发生火灾事故1365起、死亡14人、受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4223.27万元;发生水上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  

  全市没有发生渔业船舶事故,教育、水利、公用事业、民爆等行业或领域没有发生重伤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全年全市共发生8起较大事故,分别为南海区“2·10”较大火灾事故、三水区“3·15”较大中毒事故、广昆高速“4·9”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顺德区“8·3”较大坍塌事故、南海区“8·12”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广珠西线高速“8·21”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南海区“10·16”较大火灾事故、西二环高速“10·27”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体制建设】 2015年,佛山市委、市政府修订《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出台《关于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市、区新提拔干部到安监部门挂职、全面落实镇(街)常务副职分管制度,对43个单位安全生产职责进行完善调整。创新建立“约谈+预警”新模式,每季度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增设现场诫勉谈话环节,及时召开较大事故预警会议,形成监管合力。年内,市政府依法依规从严查处8起较大事故,提级调查3起造成较大影响的一般事故,共追究15人刑事责任,行政处罚18家企业、9名企业人员,追究67名政府工作人员责任。  

  【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变革】 2015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实施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即:全市企业负责人政策宣讲计划、“互联网+”安全生产计划、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指引计划),建立“每周一碰头、每月一小结、每季一通报、每年一考核”机制。全市全年完成39.1万家企业负责人政策宣讲、签订重点企业承诺书41137份;采集隐患照片9万余张,企业上报隐患图片81万张;制定26份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指引,90份个性化隐患排查标准。9月,市安全监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2个部门联合出台《佛山市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意见》,将安全生产与企业信用管理、银行信贷、工伤保险费率等全面挂钩。安监、环保、消防、食药监四部门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全年开展联合执法458次,检查企业803家,实施经济处罚85次,提高政府监管有效性。  

  【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 2015年,佛山市有5663家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累计创建达标企业20754家,达标总数和达标比例继续位居全省第一。11月,市政府出台适当增加基层专职安全员的实施意见,重点是增加配备镇(街)特别是特大镇的安全监管人员,增加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要求各区重视村(社区)、经济社配备专职安全员。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2015年,佛山市在广东省率先出台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使用规定,有效完成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和重点企业治理攻坚。强化烟花爆竹经营安全,共查处3处非法储存仓库,销毁烟花爆竹6吨。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大型群众活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安、消防、住建、文化、安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确保全市336场次大型活动逾608万人次的安全。

  【职业健康监管】 2015年,佛山市连续四个季度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综合评价全省第一。按照国际通用规则,制定出台并有效落实《职业安全健康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办法》。923日,佛山市安全监管局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代表获邀出席全国职业安全现场会并介绍经验。

  【安全文化建设】 2015年,佛山市首次获得广东省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粤港澳安全知识竞赛“双料”冠军;南海区里水镇一举通过“国际安全社区”现场认证,成为全省地级市第一个“国际安全社区”;佛山市636所中小学选聘了“安监校长”,成为市“675”普法品牌。在各大媒体打造安全生产宣传品牌,“电波中的安全服务中心”“安全生产知多 D”“最佳安全拍档”“谁在威胁我们的安全”等专题吸引全市1000多万人次收听收看。组织开展安全夏令营、安监小卫士评选、安全生产户外体验活动等大型户外宣传互动活动,吸引全市不同阶层的群众关注安全生产。

  (冼碧玲)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综述】 2015年,佛山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854家,食品小作坊328家,食品经营企业(含酒类经营企业)53103家,农贸市场548个,餐饮服务单位20348家,中央厨房19家;药品生产企业47家,药品批发企业 80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2家,药品流通企业4113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1家,零售企业4657家;化妆品生产企业82家,化妆品经营企业8425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63家,医疗器械批发经营企业461家。佛山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高、产业优势明显,牙科综合治疗椅、中心静脉导管、义齿加工等主导品种在全省及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牙科综合治疗设备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

  【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 2015年,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一系列措施,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一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出台《2015年佛山市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市重点工作实施计划》,明确全年重点工作和责任单位。由市政府和各区政府签订食品(农产品)安全责任书,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与市编办联合下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市、区层级管理权责划分指导意见和清单,完成对行政审批事权、行政审查权责、行政处罚事权等的划分,明晰监管责任。二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食安委沟通联络及专项督办工作的通知》,每季度召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例会,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从制度上保障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推进。三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对各区和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到“月汇报、季督查”,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下级政府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内容,确保全市食品安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食品药品技术支撑】 2015年,佛山市食药监管部门不断增强和完善技术手段,食品药品监管技术得到强化。一是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全市完成食品抽检13762批次,药品抽检950批次,医疗器械抽检101批次,化妆品监督抽检62批次,保健食品抽检49批次,省级药包材抽检10批。市食品药品安全“百日行动”期间,共投入抽检经费近20万元,检测非法添加化学药品专项检品共计115批次;对疑似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样品进行快筛检验达120余批次;检测“病死猪”涉案样品40批次;早餐食品(检测项目为铝残留量、硼砂)突击抽检740批次。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资质认定现场评审,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资质能力覆盖率超过90%95%。禅城区、南海区投入10辆食品快速检测车,为市民免费提供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猪肉瘦肉精含量等快检服务,受到市民欢迎。二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继续完善。积极推进医院ADR集中监测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试点工作,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等 7家医院作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对市内50家医疗机构进行走访和真实性核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全年全市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499例,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占报告总量的30.01%,所有严重的报告比例占报告总量的15.4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共上报869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03例。三是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市食药监局从201412月开始实施每月监管平台使用情况通报制度,在全市食药监系统应用过程中将信息惠民工程建设与局信息化项目有机结合,同步开展。至2015年年底,市食药监局信息化建设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其中2015年开展的农贸市场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信息惠民移动终端综合服务系统等项目全部通过终审验收。

  【食品安全监管成果惠及民生】 2015年,佛山市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6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85个、市级“菜篮子”基地45个。全市累积完成2681000平方米以上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投资达到3.6亿元。新增“阳光厨房”1472间,全市共有3490家餐饮服务单位建成“阳光厨房”,其中105家实现了在线监控;部分学校建立了“明厨亮灶”手机终端平台,家长可随时随地利用APP软件观看后厨情况。打造食品安全“千家示范工程”,在种植、养殖和食品生产经营等环节建设了1280家食品安全示范点。开发食品溯源平台,酒类等重点品种和部分餐饮单位已开展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试点应用。已建成的10个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入驻经营户达228户,占全市所有小作坊的69.5%。在此基础上,南海区创新制定了省内首批关于烧腊制品的联盟标准,弥补了烧腊行业生产无标准、许可监管无规范的空白,为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实施企业化、标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0156月,经第三方机构开展的示范市工作验收评估,佛山市基本达到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市目标,各项重点工程效果明显,部分创新性举措形成示范效应。

  【药品监管实现全程管控】 2015年,佛山市建立药品风险信息集成研判制度,坚持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有针对性和高效性地开展监督检查,推进新版药品GMP认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辖区内全部在产药品生产企业均已实施新版GMP;以贯彻新修订GSP为主线,通过“区域网格化、管理信息化、监管精细化”,有序完成84家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GSP认证任务。充分利用电子监管手段,对特殊药品、含麻制剂和慢病名药等品种实施靶向监管,有效查找违法案源并预防系统性风险。开展植入、介入类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回头看”、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估和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共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64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60家次(不含区局)、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医疗机构)305家次。深化保健食品打“四非”工作,检查生产企业8家次、经营企业2620家次,抽检保健食品31批次,共立案17宗。推动化妆品“四打一规”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生产企业69家次、经营企业2352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657份。

  【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模式】 2015年,佛山市全面实施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模式。一是出台《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推进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工作指导意见》,并陆续出台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网格化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完成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工作部署。二是根据网格监管职责、网格划分情况、网格监管人员以及网格监管对象等信息,完成佛山市二级、三级、四级网格化监管职责、网格员及直管企业一览表的梳理工作。三是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网格化监管效能。12月初,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监管信息化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各级监管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即可完成基础信息采集、监管信息流转等工作。

  【食品药品风险防控】 2015年,为完善佛山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与治理体系,佛山市制定出台《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风险及其应对权责清单》。在食品生产环节,印发《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实用手册》,对全市22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进行《食品添加剂标示通则(GB29924-2013)》的宣传贯彻。在食品流通环节,出台《关于加强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指导意见》,强化市场准入监管,推广应用广东省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系统。至年底,全市实际经营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企业847家,加入率、上报率均实现100%,全省排名第一。在食品餐饮环节,印发《佛山市非经营性场所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对城乡居民集体聚餐实行申报备案与现场指导、督促规范相结合的管理制度,逐步将佛山市城乡居民集体聚餐纳入管理,最大限度降低聚餐食品安全风险。试点建立建筑工地食堂联合监管机制,市食药监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及《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逐步形成集体食堂的协同共管格局。向73家建筑工地食堂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对6家建筑工地食堂实施备案管理,关停不合格建筑工地食堂13家。

  【食品药品稽查打假】 2015年,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强力措施,稽查打假工作有力推进。一是“秋风行动”取得突破。市食药监管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打掉横跨肇庆、番禺、佛山,集收购、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病死猪肉非法加工销售链条案,查扣肉品13吨,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副省长李春生对此案作出批示予以肯定。二是打击非法添加成果大。全年全市共立案273宗,取缔窝点57个,移交公安案件244宗,抓获涉案人员223人。三是“自选行动”卓有成效。如高明区组织开展非法生产经营烧卤熟肉制品清查行动,取缔非法生产经营熟肉窝点34个;南海区开展熟食食品市场准入清理整顿专项工作,立案20宗;禅城区组织公安、工商、综合执法等多个部门,区、镇联动清理豆腐小作坊行动,打掉地下黑作坊7个。四是“两法衔接”逐步完善。在原有市、区公安与食药监部门联合执法办公室的基础上,市、区均新挂牌成立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侦查支(大)队。同时,建立分层级联动机制和“两法衔接”联络员制度,明确部门职责,规范涉案物品后续处理程序。  食药监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方面,全年市、区联合公安行动50多次,联合查处一批影响大、范围广、链条长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有力震慑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全市共立案2942宗(“百日行动”期间立案2055宗),涉案货值2185万元,没收、查扣物品货值1889万元,罚没款1323.6万元,吊销许可证8个,捣毁窝点1329个(含无证经营),移交公安案件473宗,刑拘922人,提交批捕840人。协查、核查案件171件,办理投诉举报和咨询4977件。全年查处的案件总量、罚没款同比上年实现增长,其中案件增加565宗,增长26.5%;罚没款增加178.98万元,增长27.3%

  【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2015年,佛山市为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行落实主体责任制。一是增强示范企业的责任意识,引导企业重视质量安全。全年全市累计举办企业培训班8场,培训从业人员1500余人次。二是对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单位、药品批发(连锁)企业实行信用分类,按类进行监管。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连锁)企业分级监管覆盖率达100%,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量化分级覆盖率达98.7%,新增食品安全等级A级餐饮服务单位149家。三是出台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制度,明确将有严重违规违法或多次违规违法的企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纳入行业黑名单,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加大对诚信缺失的治理力度。

  【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 2015年,佛山市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食品药品监管,形成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的格局。  创新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一是塑造佛山食品药品卡通形象代言人“飞鸿君”,提出食品药品安全“全民功夫大行动”宣传口号,彰显佛山地方文化特色。二是与佛山日报社联合举办“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市建设成果专题宣传暨市民考察团活动”,活动吸引超过3000名热心市民参与。三是首次发布《2015年度佛山市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白皮书》,并以举办主题座谈会方式,邀请知名学者、专家以及食品行业代表,进行全方位探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四是灵活运用新媒介,在开通市食药监局官网、微博(新浪、腾讯和人人)的基础上,又启用了官方微信。五是组织食品安全“四进”、用药安全宣传月等活动,全年有6500多名群众参加各类食品药品现场宣传。重新修订《佛山市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最高奖励金额从原来的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激发群众参与举报的热情。  强化食品安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定食品安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新闻发布指南等规范,定期在佛山食品安全网发布食品抽检报告、风险预警,主动向媒体、市民公开佛山市食品安全信息,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马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