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机构编制工作

 

  【综述】 2014年,佛山市机构编制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改革部署和中心工作,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广东省率先编制政府权责清单、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清单;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开展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化和完善事业单位改革,科学调整公益三类事业单位类别,加大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力度;创新事业单位治理和监管,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进展顺利,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全面落实;严格控制和优化配置机构编制,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和实名制管理;做好调查研究,加强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工作联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政府权责清单编制】 2014年,佛山市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市、区有关部门,牵头抓总,在广东省率先全面开展政府权责清单编制工作。清理出市、区两级 110个部门行政职权共计 11773项,并向社会公开。牵头编制市场监管清单,创新推广“三单”管理,全面梳理出市直 88个单位的监管标准 4842个、监管措施 2415项、监管类型 459种,打造出事前、事中、事后市场监管清单模式。在教育、农业、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管 4个部门试点编制市、区层级管理权责清单,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市、区权责分工,理顺市、区权责关系,探索推进市、区纵向权责关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014年,佛山市机构编制部门落实以简政放权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配合做好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三方评估和审计工作,做好“接放管”,市直有关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 18项,行政审批改革事项 99%落实到位。在编制权责清单基础上,报请市政府公布《调整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市、区两级共改革行政审批事项 398项,其中取消 95项、调整 303项。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佛山市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背景下市场监管的问题与建议》的报告。起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工作方案,上报市政府。编制《佛山市许可经营项目对应监管职责目录》,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对市场的主体监管责任、监管内容及措施。

  【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清单编制】 2014 4月起,佛山市编办以全面清理规范事业单位职责任务为主线,通过职责清理、民意调查、开辟网上专栏、建立动态数字台账等,多措并举,在广东省率先开展编制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清单工作。编制出全省首份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清单,涉及经济监督事务、信息、教育、卫生等 19个行业 121家事业单位,涵盖公共服务事项 688项,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专栏进行公布,方便群众对事业单位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情况进行监督。

  【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活动】 2014 6 7月,佛山市编办组织开展全市首次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随机抽样调查活动。通过市政府官网、微信、微博、纸质问题等多种形式,了解五区群众对佛山市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评价和满意程度。调查内容涵盖科、教、文、就业、环保等十大领域 60个细目,调查共发出抽样调查问卷 2398份,收回有效问卷 2222份,有效回收率为92.66%。群众对佛山市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为79.56%。群众对全市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总体情况给予了较充分的肯定。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2014年,按照广东省统一部署,结合佛山实际,佛山市机构编制部门制订并报市政府印发《佛山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及对各区的改革指导意见,批复禅城等 4个区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整合内外贸管理、经济协作等职责,撤销原市对外经济贸易局,组建市商务局。推进市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深化和完善区大部门体制改革,各区结合实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政府工作部门和党政机构的设置。各区分别组建区审计局、区文化体育局、区民政局、区环境保护局,整合区工商、质监和食药监等部门的职能,综合设置区市场监管机构。

  【专项改革】 2014年,佛山市各项专项改革统筹推进。推进落实佛山新城与乐从镇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改革。在佛山新城管委会加挂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牌子,委托顺德区委、区政府管理,并规范其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配备,制定新的“三定”规定。完成市直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改革。整合市农业局的执法职能,将该职能划入市农林技术管理办公室统一承担。高明区积极推动国土资源执法职能向基层下沉,加强环保、城管、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执法力量,成立农业综合执法队。做好市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工作,重新明确其工作定位,划转相关职能,市编办顺利承接市纪委转出的绩效管理工作。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开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研究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研究同意设立市议事协调机构近50个,并及时进行备案。

  【大科室制改革】 2014年,佛山市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内设机构设置和编制、职数、职能管理方式,在市食药监局、商务局、经信局试点推行“大科室制改革”。将相似、相近或相同的职能整合到一个科室承担,优化部门行政办事流程,创新科室编制和职数管理方式,打破部门原有科室限制,重新设置部门内设机构。改革后上述部门平均减少科室 1 2个。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014年,佛山事业单位改革按照“调整与规范并重,加法和减法并用”的思路有序推进。继续深化公益三类及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至年底,完成 14家公益三类事业单位的类别调整。加强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力度,将职能相近、相似或在同一区域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进行跨部门、跨领域资源整合。市质监局所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人员编制、装备,整合划转到市食药监局所属的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全市只设 1家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各区设快检快筛平台。优化整合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利用佛山影剧院现有的机构编制资源,组建佛山市演艺中心,搭建佛山新城大剧院运营监管平台,收回编制 27名。将市文物流通中心并入市祖庙博物馆,共收回编制 7名。

  【事业单位治理和监管创新】 2014年,佛山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服务进一步优化,法人监管不断强化,年度报告公开制度全面推开。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进展顺利,市编办组织编制《佛山市事业单位信用信息采集指引》,并通过市信用办印发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信用信息采集试点工作,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交通质监站等第一批共 3家单位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至年底,全市共有 18家事业单位正在或已经组建理事会并制定章程。其中,佛山一中、市中心血站进入筹建理事会阶段。各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工作也逐步推开,禅城区图书馆、博物馆顺利召开第一届理事会;南海区人民医院集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集团按理事会模式运作;三水区文化馆、理工学校完成理事会组建工作;高明区新市医院、区文化馆召开第一届理事会。

  【机构编制核查与编制实名制管理】 2014年,佛山市机构编制部门根据中央和广东省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新一轮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核查工作历时 9个多月,共完成系统升级、动员培训、单位自查、书面审查、实地核查、公示监督、验收数据共 7个阶段工作,经过核查,全市机构编制信息更加准确全面。全市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已采集上报到广东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并顺利通过验收。2014 12月,中央编办指定佛山市在全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业务培训研讨班上进行经验介绍。加强机构编制监督工作,按照“一个口集中”原则,整合机构编制台账、人员出入编登记和机构编制年度统计工作,出台《佛山市机构编制台账管理工作制度》,实现编制管理一套账、人员进出一个口。

  【控编减编和机构编制监督】 2014年,按照中央和广东省关于控编减编的要求,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原则,全市机构编制部门深入开展控编减编工作。至年底,全面核实佛山市近 5年来各类编制使用情况,以及未来 2年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情况。市、区编办均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控编减编方案,进一步提高增编申请受理门槛,通过事业单位改革等有效办法收回和调剂使用编制。同时,按照撤一建一、总量内调剂的思路盘活现有资源,充实了执法、民生等重点领域的工作力量。

  【机构编制工作联动开展】 2014年,佛山市机构编制部门进一步加强工作联动,信息互通,经验共享,协同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市编办进一步完善数字人事编制系统,系统网络平台涵盖机构编制各项业务,并上接到省,覆盖到市、区、镇(街道),成为连接全市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纽带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有力抓手。全市机构编制的信息上传下达畅通,组织开展镇(街道)基层综合执法及信息化建设等 17次重点专题调研,召开全市机构编制系统调研成果汇报会。举办全市编办系统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和首次全市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班等。

  (高长君)